新加坡无糖饮料市场最新动态
新加坡无糖饮料市场最近迎来了一系列重大变革,这些变化不仅反映了政府对公共健康的重视,也体现了消费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关注。
新加坡卫生部长王乙康近期宣布,从2023年年底开始,新加坡将禁止含糖量与反式脂肪酸较高的饮料进行广告宣传。这一举措是新加坡进一步推动全民饮食健康化的重要一步。现制饮料、鲜榨果汁及珍珠奶茶等已成为新加坡人民摄糖超标的主要源头,为明确饮料中的糖分含量,新加坡卫生部还采取了“Nutri-Grade标签分级制度”,要求售卖的商家在饮料包装及电子菜单中标明糖量与反式脂肪酸含量。
这并非新加坡首次呼吁“减糖”。2018年,新加坡政府就颁布了面向全社会的征询文件,围绕新加坡居民如何减少摄入糖分议题,从强制性包装正面营养标签、广告监管、提高高糖产品消费税等多个方面提出设想,超84%的新加坡居民表示赞同。
新加坡政府的这一举措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支持。广东省食品安全保障促进会副会长朱丹蓬指出,在食品饮料行业,消费者正愈发关注体重、颜值、健康、营养等因素。新加坡政府拟禁止高糖饮料打广告,将应对该国民众患糖尿病的问题,也回应了一些民众的诉求。在政策、消费端不断加码后,未来以新加坡为代表的饮料市场有望向无糖领域转化。
全球范围内,减糖已经成为各国推动国民健康的重要课题。在中国,根据2022年4月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居民要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人不超过50g/天,最好控制在25g/天以下。这也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糖摄入量相一致。更为直观地,当你来到便利店和商超货架上时,减糖趋势已经愈发明显——元气森林为主的0糖饮料正在占据着货架的主要视觉位置,似乎正在向外界宣告饮料行业的未来就是无糖。
这种趋势也正在从货架上向日常生活中渗透,在餐饮行业,越来越多的代糖选择出现在菜单上,供人们选择;甚至是消费者的厨房空间里,调味品如酱油、蚝油等都开始对外宣传0糖的概念。
新加坡禁高含糖饮料广告和全球减糖意识来势凶猛,也抛出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这对中国饮料行业的发展带来何种影响、哪些品牌又将利好其中,未来如何保持优势?
饮料货架上的“隐形糖”在食品工业的发展历史之中,糖确实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出现,丰富了人类食品的口感并且催生了不计其数的食品形式与风味,为消费者带来了诸多味蕾愉悦和感官欣慰。但随着人们的健康意识提升,糖给人类身体带来的危害也愈发显著。2015年,学术期刊Circulation中发布的一项研究表明,摄入含糖饮料估计可导致全球每年18.4万例死亡,其中13.3万例死于糖尿病。
我们生活中事实上存在着诸多你看不见的糖,尤其是饮料领域。不同人对于甜度的感知都有着差异,或许你认为在货架上随意拿起一瓶口感甜度“还好”的饮料,它里面的糖含量就有可能超标,这就是我们所谓的“隐形糖”。有机构曾将市面上的饮料含糖量用方糖形式统计,结果惊人——某品牌某柠檬茶饮品容量500ml含糖量达65g,换算成方糖则为14.4块。而某品牌的乳酸菌饮料380ml之中含糖量为57.76g,等同于12.8块方糖——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标准,一个人每天只喝下一瓶上述饮料,那么这一天的糖摄入量就已经超过了官方膳食指南的建议。
这也就是为何减糖趋势在饮料行业尤其明显,因为饮料是“隐形糖”的重灾区。好在聪明的人类通过技术研发发明了诸多代糖甜味剂,也是如今全球无糖饮料行业的首选。事实上,甜味剂在美国、欧盟及中国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部分品种使用历史已长达100多年。在安全性方面,甜味剂已得到国际食品安全机构的肯定,像赤藓糖醇、木糖醇等“糖醇类”天然甜味剂,已经成为当下市场最为主流的代糖选择。
以赤藓糖醇为例,有研究证实,当人体摄入赤藓糖醇后血糖并不会产生波动,换言之该品类在给人甜味的同时却不参与血糖代谢,是一种更为健康的甜味选择。在中国,官方也在鼓励代糖。《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中提出鼓励相关生产经营者使用天然甜味剂取代蔗糖。代糖、零糖相关产业也由此得到了发展驱动力,开始逐步进入民众生活成为重要部分。
在这一趋势之中,无法绕开的一个品牌就是元气森林。在2018年5月,元气森林率先把握到了这一趋势,推出无糖气泡水,顺势成为无糖饮料行业的领军品牌,并一路高歌猛进。据东兴证券数据,元气森林的销售额2018年还不足2.6亿元,但到2019年就达到10亿元。2020年,元气森林对外披露的公司销售额为27亿元。元气森林副总裁李国训透露,2021年的业绩是去年的2.6倍。这一业绩的迅猛增长,更是在证明中国无糖饮料的潜力。
与此同时,随着官方宣导,元气森林等品牌的市场教育和社交网络的传播,人们对于无糖饮料的认知也在进一步增强。艾瑞咨询发布的《2022年中国零糖健康饮食市场研究报告》中提到,民众健康意识觉醒,开始注意到摄入糖过多的危害,注重“吃”的成分和含量。同时体重管理需求日渐明显,日常饮食中优先选择少盐少糖低脂肪的食物,零食饮料偏爱“无糖”系列。
在国家政策引导和国民健康意识提升的驱动下,食品饮料行业掀起低糖/无糖消费热潮,“一点甜的口感”“热量无压力”“不含糖”的代糖蔚然成风。有了代糖之后就万事大吉?并非如此。事实上,在饮料行业的发展历程中,代糖和市场需求这两大条件也曾出现过。早在1982年就产生了无糖可乐,但并没有形成真正“无糖”饮料的爆发。
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代糖只是一种“技术”,如何利用它高度呈现饮料的口感还是考验着各大生产商。在几年前元气森林爆发之后,如今市面上已经有诸多无糖饮料的选择,但真正能够带来新意和惊喜的已经不多。品牌们似乎都在花费诸多精力向外界强调自己的无糖概念,却忽略了产品研发和原料搭配的初心。而元气森林却坚守着自己的研发方式。你从它最近推出的可乐味气泡水中看到,虽然如今无糖饮料市场热闹不已,但元气森林还是一家重研发,对产品颇为讲究的公司。
元气森林这款可乐产品最大的卖点,是“做减法”的配方。首先是去掉了传统可乐配方中的磷酸。“在研发过程中,我们发现想做一款没有磷酸的可乐味饮料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最难突破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在去除化学添加剂的同时,不影响味道和口感。磷酸肯定要放弃,但它为饮料提供过瘾的口感,放弃也意味着损失口味。”元气森林联合创始人鹿角称。其次是去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等传统可乐常用的化学防腐剂;另外用赤藓糖醇取代了传统可乐常用的人工代糖阿斯巴甜,用天然柠檬酸代替磷酸的酸味来源;以及使用成本相对更高的巴拉圭茶提取物,用于取代传统可乐的人工咖啡因。
通过研究无糖饮料首次发展的失败,侧面反映出现今“无糖”大爆发的成功之处:研发选取真正符合健康安全且保证口感的原料、建立新产品线与用户求健康高度匹配给予消费者新体验,带给市场更多发展空间。不仅仅是可乐味气泡水,元气森林在其他产品中也坚持着这种底层逻辑。例如今年元气森林的另一个明星产品以玉米须饮料“纤茶”。根据零点有数发布《2022年中国无糖茶饮行业洞察报告》,在品牌力表现排名上,元气森林的纤茶位居行业第一,超过了最早入局者之一的农夫山泉东方树叶。
背后是元气森林基于无糖概念和消费者洞察进行的研发创新。事实上,这款产品过去叫健美轻,同样以玉米须作为原料,但销售并不理想。经过重新命名和定位后,纤茶成功切入了无糖茶饮市场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无糖时代催生新商机农业食品行业机构城食有农、砝码FarMatters联合创始人宋东彦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全球食品饮料市场,不仅是政策端在推动饮料界从高糖向无糖转化,在消费者心中,“健康”的标签愈发重要,这也推动了这一转化进程。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的背景下,未来全球饮料行业有继续向无糖转化的趋势。
市场研究机构Canadean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近51%的消费者认为,过度摄入糖分将对身体健康带来消极影响。跟踪食品和饮料行业的荷兰咨询公司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