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供应链行业市场集中度对比
新加坡供应链行业市场集中度对比
新加坡作为全球重要的物流枢纽,其供应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竞争力。本文将详细探讨新加坡供应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并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的供应链行业进行对比分析。
新加坡的供应链行业以其高效、专业和强服务集中度著称。根据新加坡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新加坡电容器行业的前五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和仅为30%,而同期全球电容器行业的前五大企业的市场份额总和则高达70%。这表明新加坡电容器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没有出现明显的垄断现象。这一现象与新加坡政府的经济政策密切相关,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鼓励创新和竞争,因此对电容器等电子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较大,使得更多的企业有机会进入这个市场,从而降低了市场集中度。
在现代物流领域,新加坡物流业已成为新加坡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物流相关的公司8000多家,物流从业人员达92万,占全国总劳动人口的5%。新加坡政府通过“贸易网络”系统实现了无纸化,涉及贸易审批、许可、管制等通过一个电脑终端即可完成。新加坡物流公司基本实现了运作过程的自动化,整个运作过程一般都使用了高技术仓储设备、全自动立体仓库、无线扫描设备、自动提存系统和条形码扫描仪等信息技术设备。此外,新加坡港口和机场附近均设有自由贸易区或保税物流园区,提供了集中的物流服务,吸引了众多国际物流企业在樟宜机场附近的物流园内设立区域性配送中心,达到了较好的规模经济效果。
从全球视角来看,供应链行业属于充分市场化的行业,受宏观经济、贸易政策、大宗商品及外汇市场波动等因素综合影响,竞争十分激烈。以全球原油市场为例,2015-2020年海外原油贸易商CR4(嘉能可、托克、维多集团和贡渥集团)份额保持在20%以上,2021年CR4份额增长到33.7%。农产品市场方面,2015-2020年全球农产品出口额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在此期间全球四大粮商(美国ADM集团、美国邦吉集团、美国嘉吉集团和法国路易达孚集团)CR4份额基本稳定在14%左右。
日本由于其自然资源匮乏,极度依赖于进出口,地理位置优越、经济发达,又有“贸易立国”的政策导向,因此贸易业十分繁荣。日本的综合商社是其贸易业的主要参与主体,起源于19世纪末,随着二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综合商社已从最初的一般贸易公司逐步发展壮大为以贸易及投资为核心,集金融、物流、风险管理、保险、市场营销、项目管理、信息管理等综合功能于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2021年日本供应链行业头部五家公司(三菱商事、伊藤忠商事、三井物产、住友商事株式会社、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合计共占有行业31%的份额。
相比之下,中国市场则呈现“大市场、小公司”的特点,形成了以地方国有供应链服务企业为主,大量中小型大宗供应链服务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初步涌现出以建发股份、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厦门象屿和浙商中拓等五家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批发业限额以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85.75万亿元,CR5市占率约2.77%,相比2020年和2019年分别提升0.25个百分点和0.63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新加坡供应链行业的市场集中度相对较低,这反映了新加坡政府推动经济多元化和鼓励创新竞争的政策效果。与全球其他主要市场相比,新加坡的市场环境更为开放和竞争激烈。尽管市场集中度较低,但由于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新加坡供应链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投资价值。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新加坡供应链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其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