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公募基金产业布局全景梳理与研究
新加坡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公募基金公司在此布局。公募基金“出海”至新加坡,不仅有助于拓展国际业务,还能提升公司的全球资产管理能力。
自2008年起,国内公募基金开始陆续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初期多选择香港作为首选地。截至2020年1月15日,已有超过20家公募基金公司在香港设立了子公司,其中包括易方达基金、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和华夏基金等头部公司。
近期,中银基金向中国证监会提交了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的申请,这标志着新加坡成为公募基金“出海”的新目标。此举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随着外资持续增持中国优质资产,公募基金“出海”将迎来更佳的发展契机。
为促进RQFII和QDII业务的发展,中国证监会在2008年发布了相关规定,明确了基金管理公司在境外设立、收购或参股经营机构的条件及程序。这些政策为公募基金“出海”奠定了基础。
除了香港,近两年还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在美国、英国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例如,2019年7月,中欧基金以自有资金收购了香港中睿资产管理公司100%股权,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子公司,在香港开展部分资管业务。
兴证全球基金也申请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拟任董事长谢治宇目前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分管基金管理部、研究部和国际业务部。该公司表示,此举旨在拓宽在港股及QDII等领域的海外投研体系,满足国际投资者多样的投资需求。
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出海”持鼓励态度。证监会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基金管理公司“走出去”,依法设立境外子公司,提升服务境外投资者及全球资产配置的能力。
未来,随着更多公募基金公司在新加坡设立子公司,新加坡将成为公募基金国际化布局的重要节点。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还将促进中国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