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市场供需态势及发展前景
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近年来发展迅猛,已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截至2023年10月,新加坡共有约1118家获得政府许可的资产管理公司,显示出该行业的蓬勃发展。
新加坡资产管理市场是一个高度发达且多元化的金融市场,吸引了全球众多投资者和机构的关注。主要参与者包括资产管理公司、家族办公室、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政府相关机构,它们各自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同推动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外资和高净值人群的流入为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动力。新加坡是世界知名的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发达的金融市场、较强的政治稳定性和政策的可预测性以及国际连通性一直是吸引外资流入的重要优势。近年来,在国际政经环境变化以及新加坡政府较为科学的疫情管控措施影响下,许多海外资金及高净值个人迁移至新加坡,使得新加坡资产管理规模大幅增长,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也随之迎来繁荣发展。
根据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统计数据,2021年底新加坡PE、VC市场规模较2019年底增长约1.3倍。以2021年为例,新加坡净流入资金达4480亿元,家族办公室数量亦由2020年底的约400个激增至2021年的约700个。在此背景下,2021年新加坡资产管理总规模同比增幅16%,另类投资规模增幅30%,其中PE、VC资产管理规模同比增速分别达到42%、48%,增速远高于其他类型另类投资,表明私募股权是高净值人群较为青睐的投资标的,海外资金和高净值人群投资的增加有利于私募股权。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发布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底,新加坡资产管理领域持续增长,资产管理规模达5.41万亿新元,增长10%,与过去五年复合年均增长率(CAGR)一致。私人市场增长尤其显著。2018年至2023年,新加坡的私募股权和风险资本的资产管理规模取得24.6%的复合年均增长率,达6500亿新元以上。
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行业正在腾飞,逐渐成为亚洲的资产管理中心和融资中心。近日,新加坡中央银行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在2017年增长强劲,同比增长19%。新加坡的资产管理规模高达到3.3万亿新加坡元(2.4万亿美元),年增长率达到19%,远高于新加坡过去五年的平均增长率。此外,新加坡注册及持牌基金管理人在2017年增加了55人,总数已达到715人。
随着亚洲市场的估值日益增长和资金流入不断增加,新加坡资产管理机构的传统资产和另类资产的管理规模也在不断增加,2017年传统资产的管理规模增长20%,另类资产的管理规模增长17%。在众多资产类别中,私募股权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的增长尤为明显,增长率高达23%。与此相比,风险投资的资产规模的增长略有放缓。自2016年起,新加坡各种资产类别的配置比例基本保持不变,主要包括股票、债券、另类投资、集体投资计划、现金五大种类。由于经济基本面的改善,2017年资产管理机构对股票的配置从2016年占比42%增加到2017年的44%,其中对亚太地区和北美地区的股票配置达到32%和6%,对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股票配置分别稳定在5%和1%。与此同时,固定收益的投资配比略有减少,从23%降至21%,在所有地区都有大量的资金流出。
新加坡成为亚洲资产管理中心得益于其完善的生态系统、商业政策、税收协定的支持以及透明的监管机制。整体而言,在新加坡进行投资的风险较低。新加坡银行不良贷款占比为1.22%,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占GDP的135%,外汇储备总额约为2800亿美元。政治风险较低得益于新加坡完善的法制建设与成熟先进的政治管理制度。政府主权风险方面指标质量高,风险很低。穆迪测评显示新加坡主权信用评级AAA。但政府债务规模较高,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10%,在全球处于较高水平。营商环境指标分数高,营商环境优异。外商进入当地市场难易度、合约履行困难度、企业成立成本和政府效率多个维度评估均表现出优异的水准。政府对国外绿地投资、并购投资等活动大力支持,相关流程与法规健全。综合来看新加坡是全球外商投资经营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外汇风险较小,本土货币新加坡元SGD$与美元汇率较为稳定。此外,新加坡外汇兑换自由度非常高,根据Chinn-Ito金融开放度指标显示,新加坡开放度高达2.4,居目标国家首位。作为成熟的世界金融中心,其金融制度与管理在国际市场上仍可作为标杆模范。
案例分析方面,GIC全称“Government of Singapore Investment Corp”是新加坡最大的政府投资机构,1982年开始投资PE,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成熟的PE投资者之一,其主要任务是管理新加坡的外汇储备,跨出新加坡国界向海外投资,目前管理的资产已超过千亿美元。GIC的投资方式主要有两种:通过基金间接投资公司,目前已与世界各地100多家PE基金管理公司建立了积极的合作关系;直接投资公司,参与方式包括与基金管理公司共同投资或独立投资。GIC的投资领域较多,主要集中在金融服务、商业服务、消费、医疗保健、技术/媒体/电信(TMT)和自然资源。除了股权投资,GIC还有众多次级资产类别,其中并购在投资组合中占比最大。GIC在2013年进入中国的股权投资市场,主要偏好低风险的pre-ipo轮的项目,重点布局在硬件领域。GIC在中国比较著名的投资案例包括入股首都机场、爱康国宾、小米科技、金山软件、点融网、KKBOX、微盟、基石药业等知名企业。GIC作为鼎晖美元基金的主要出资机构之一,在鼎晖成立之初,就通过全资子公司EAST LIGHT持有22%的股份。淡马锡也是新加坡知名的资产管理机构,相比GIC,淡马锡在风险投资领域的投资比例较高,追求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其控股的投资组合价值达3000亿新加坡元(约合2210亿美元)。
淡马锡在新加坡和中国的资产分别占投资组合的29%和25%;北美位居第四,占14%;其次是欧洲,占8%。金融服务业仍是淡马锡集中投资最大的行业领域,占总投资组合的26%;新加坡电信是淡马锡最大的单一投资,占投资组合的9%。金融服务业仍是淡马锡集中投资最大的行业领域,占总投资组合的26%;新加坡电信是淡马锡最大的单一投资,占投资组合的9%。生命科学领域也是淡马锡的重点投资方向之一,如Therapeutics、Pear Therapeutics等。淡马锡在中国的投资方式较为多元化,除了直接参与投资项目和投资GP以外,也会通过旗下子公司或者与其他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进行投资。自2002年至今,淡马锡投资共完成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投资案例100多起,在目前淡马锡投资的项目组合中,独立IPO退出19个,并购退出1个,股权转让退出1个,项目IPO的比例高达20%。
淡马锡在积极布局对国内GP的出资。早在2007年厚朴基金成立,淡马锡就作为出资最多的有限合伙人(LP)。
综上所述,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发达的金融市场、政治稳定性以及国际化的政策环境等因素,吸引了大量外资和高净值人群流入。未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投资者信心的提升,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有望继续保持稳健增长态势。同时,新加坡政府也在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和可持续投资等领域的创新和发展,为资产管理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和机遇。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几年内新加坡资产管理行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